农田一线的“特种兵”

致富路上的“领头兵”
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”通过技术上的帮助指导让周边的种植户增产增收,是赵华兵最大的心愿。2014年,公司新招聘了一大批条田工,组织上安排赵华兵带着他们熟悉生产环节,提升种植技术。日常的农业生产已占据了他大量精力,但他毫无怨言地耐心帮助这些新招的条田工,每天带着他们熟悉地块、学习技术。“把草控制住了,水稻的产量就能够大幅提高,还能降低种植成本”。在近40度高温下,赵华兵带着高盐低产区域的条田工一起对内外丛生的杂草开始了“除草行动”。功夫没有白费,汗水没有白流。在赵华兵的带动下,公司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条田工,大家在互助中奋起直追,年除草费用节省了近20%,曾经产量只有300斤左右的一些高盐地块,如今亩产也超过1000斤。
勇当先行的“排头兵”
“机械进不来、化肥进不来,春耕怎么办?底肥怎么用?”2020年春的疫情防控期间,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,眼看着农时节点快到,条田工们站在田头束手无策。他带头积极联系相关政府部门,办理了通行证。在支部牵头下,组织成立了以助耕、助学为主要内容的“双助”党员服务队,开展机械翻耕田地、施用底肥春播春种等“一条龙”服务,争分夺秒,在农时节点内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。赵华兵怀着满腔热诚为条田工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。他就像是走过春夏秋冬的一茬水稻,朴实得令人感动。在单位,没人称呼他为“赵华兵”,都亲切地叫他“排头兵”,这是广大职工由衷地赞许。洒下的是汗水,换来的是收获。今年是他从事耐盐碱水稻种植的第十个年头,他用“退伍不褪色”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农业技术,服务着职工群众的同时,也书写了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多彩人生。 (仲伟彬)